这篇文字在草稿箱里已经存了几个月了,趁着周末加班改完 bug,还是做个了结吧。

现在是2018年6月,新闻前两天还一直在报道今年高考的消息,今年全国高考人970万。回想起我第一次参加高考,已经过去整整 10 年了,现在看到视频里那些进入考场的莘莘学子,感慨万分,他们才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啊。。。看了下历年的高考人数变化,没想到,我高考的那两年,居然是高考人数的最高峰。像是过关游戏中,小手一抖,选择了 hard 模式。高考的人数变化,也一定程度上,反应了我们国家人口的变化。越来越多的人相信,在未来半个世纪,中国劳动力人口在呈逐年下降趋势。目前,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,鼓励多生。想想当年父母生我弟时,由于“计划生育”,村中大队的人过来要求罚款,但家里实在一贫如洗,那些人就如强盗样,把家唯一的家电:一台收音机给抱走了。这才多少年啊?!而现在孩子如同碎钞机,巨大抚养压力,反而大多数家庭都打消了二胎的想法,不可谓不讽刺。

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是 2007 年,可是那年天不如愿,发挥失常,没考出理想成绩。尤其是语文,写完作文我就基本知道要凉,结果出来后,无意外,肯定上不了一本线,又不想去二本,于是咬牙复读了一年,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。想起复读那年,国内发生了太多大事,年初的雪灾,汶川地震,北京奥运。雪灾的那几个月,记得每天晚上放学回家,地面都是一层厚厚的冰,走路骑车都很危险。虽然每年我们那都会下雪,但地面长时间结冰,还是头一次见。快过年时,老师说,外面县市的同学如果没车回不去,本地的同学每人捎一个回家过年吧。。。

雪灾过后,然后就是5.12 地震了。记得那天,我们在拍毕业照吧,在操场上,没怎么感觉,第二天,从新闻报纸得之消息后,才发现四川的灾情是多么严重。当电视里的温总理前往灾区,安慰无家可归的孩子说不要哭,当老师说着捐款时,当从报纸看到那惨白的死亡数字,唯一的颜色就是五星红旗时,大家都异常难受。当时,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一片悲恸。各种捐款各种物资,如雪花一样运往灾区,5.12地震,对于中国来说,是一次沉重的苦难,也让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了民族的凝聚力,什么叫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。

地震过后,就是第二次高考了。依稀记得进考场前,老师问我们,有没有信心,大家异口同声喊:有!洪亮的声音仿佛整栋楼都在震动,人生难得机会博?那种斗志,只有后来大学时军训才再次重现,此后再也没有了。回首那些年的读书生涯,以及在外面的这么多年,给我的感受是,高考,是人生中的第一道坎,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。尽管时不时会听到有抨击高考政策的声音,但不可否认,高考是现阶段国内最公平的一次人才选拔,也许是整个社会最公平的一次竞争。不看脸,不拼爹,全凭个人的实力,对于个人来说,这是改变命运最有效,也是最保险的途径了。祝愿今年的考生们,好好把握机会,考出好成绩。

高考完就是北京奥运,那一年,一首北京欢迎你的歌声传遍海内外,中国夺金的数量一举夺得头魁。十年过去,现在再听听这首歌,联想起去年末北京西红门的那场“赶人”运动,真是一种讽刺。

那年的暑假没事做,去琴社学了下吉他,两个月的时间,基本入门,从小白到能弹唱基本的歌曲,忽悠外行人还是没问题的。和我一起学的,还有好多小孩,看着他们弹的水平,有的真让我自愧不如。学艺要趁早啊,真和年龄无关。也难怪现在的父母,大把大把的给小孩砸钱报各种班,你没报班都不好意思出去遛娃。兴趣班一节课几百块,报两三个班,每个月都是不小的开支,可怕!

可是我到大学后,没找个好组织,也苦于那时生活拮据,没钱买个好点的吉他,技能最终荒废。

我的大学是在山城重庆,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就是潮湿,非常潮湿,学校又是在山上,更加潮湿,绵绵细雨一年四季下个不停,空气湿度高,路面常年湿漉漉的,学校有个著名的“夺命天梯”,从下面往上看,食堂和宿舍楼云雾缭绕,犹如仙境。阳台晒的衣服,几天都干不了,床上的被子,冬天都感觉是湿的。在重庆的那 4 年平平淡淡,感情上,没正经耍过朋友(重庆话里,谈恋爱叫耍朋友,毫无贬义);学习上,一直处于“中庸状态”,班里的学霸多如牛毛,也跟自己确实没怎么用心有关,虽然四年里都没挂过科,但也没拿过奖学金。大一下学期配了电脑后,游戏和电影成了主要的娱乐方式,玩各种端游,看各种大片。有时会想,大学也不过如此,跟高中时读的书《草样年华》,听的广播剧《让青春继续》里完全不一样啊。

我学的专业是通信工程,虽然是这学校最好的专业,但一直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干嘛。选这个专业,也是当时高考完后,在父母,和当时在联通工作的舅舅安排下选的,那时的运营商,日子过得还很滋润,是就业选择的香饽饽,因此他们希望我毕业也就联通工作。但那时的运营商,已处在智能手机爆发的前夜,后来运营商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。

到了大三下,基本到了该决定是考研还是工作的时候,一方面被导师的话蛊惑:考研吧,就算现在不考,以后还是要考(这可能跟导师一直在学校做科研有关)。另一方面,当时确实是不知道自己能干啥,于是没怎么参加校招,加入了班上的考研大军。

现在看来,考研,可以说是我大学最下功夫最投入的一件事了。记得大学时,每次要到期末考试前才去上自习,一度感慨:现在为了期末考试,就这么累,真不知道以后如果考研,那不是要废掉。没想到最后两眼一黑一路走到底,考研时真的坚持下来了。备考的那半年,每天保持高强度学习,大三暑假回家呆了两周,效率明显不行,果断又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习。重庆的夏天如火炉,40 度的高温,暑假学校里都没什么人,我每天早上去四教自习,晚上 10 点回宿舍睡觉,有时走在学校空旷的路上,会问自己:这么辛苦,是为了什么呢?

备考的日子从那年夏天一直持续到冬天,考研如期进行,考完后觉得要凉,结果分数出来后发现并没有。考研过程确实摧残人,尤其是英语,考完后,一部分人会弃考,同宿舍的一个小伙伴,考完数学后直接弃考,我们怎么劝都没用,后来他参加了二战。对于他的弃考,虽然我没问,但我觉得他后来肯定是后悔的。

成绩出来后,就是准备复试了,当时班上和我考一个学校的还有几个小伙伴,成绩出来的当天我们就坐动车去成都的学校找导师,为了省钱,4 人在学校外面租了个单间住了一周,有两个小伙伴还打地铺,我们约着两天互换睡地铺。。。复试的过程,也是充满了跌宕起伏,由于我过线分数并不高,第一批复试完感觉自己没人要,准备第二批,结果第一批录取名单出来后,跑到网吧查,赫然发现自己居然在列,喜出望外,终于成功了!考研也告一段落。

考研完,整个人就轻松多了,大学剩下的几个月就轻松多了,尝试找了个兼职:送外卖。。。那会儿还是 2012 年,外卖行业基本还处于萌芽阶段,服务群体就是在校学生,流程也非常原始:首先给各宿舍发小传单,留电话,学生下单方式就是打电话,然后我去店里拿餐,开始时,连电动车都没有,全靠脚力,非常辛苦。做了一个月,拿了 600 块,本来说好的报销电话费,后来老板说亏损 1000 多,我也就没要了。

现在的外卖业已经相当成熟了,走在外面路上,随时可以看到黄的蓝的骑手在你身边穿梭,而我当年兼职送外卖的那一个月,也可以算是最早的一批骑手吧。外卖送完,就到了大学毕业季,没啥新奇,就是各种聚餐喝酒拍照。

大学毕业后,和妈妈去新疆的叔叔家玩,他家在哈密,一听这名字,是不是想到了香甜的哈密瓜?没错,那里的瓜真是个大又甜。然而那次旅行真是一次生死的经历,叔叔开车带我们去玩,在天山路上发生了严重车祸,车毁了,万幸的是,车上 5 人都没啥大事,除了我眼睑上被划了一道口子,缝了几针,如果受伤的部位再下去一点,我可能就要成残疾人了。缝好针后,眼皮上留下了一道疤,不过带上眼镜后,没那么明显。车祸后,我感觉像是经过了一次重生,但一段时间坐车都心有余悸,会不由自主想象车祸的场景。

然后就是在成都读研的三年了,读研的生活就如同成都这个城市一样,不紧不慢,研一需要正常上课,上课的那年,一度让我觉得,这 tm 跟大学有啥区别?所幸的是,这边学霸没那么多,于是这三年都拿了一等奖学金,学费全免,也没怎么跟家里要过钱了。但教研室的老板却是相当的抠,说是老板,其实他是我们的导师,身上各种光环头衔。国家规定给研究生每月发的 270 元补助,他都要扣 70,只给我们发 200。每次项目学校打给我们卡上的劳务费,都要让我们取出来交上去。一直到研三,国家将补助调到了 500,直接打到个人卡上,才没有扣钱。

在成都,我开始踏上骑行之路,其实本来是玩轮滑的,研一时报了轮滑社,但轮滑有个弊端,对路况要求高,路得平,而且出了学校,外面的马路车多太危险,轮滑速度也慢,种种因素注定轮滑使用的半径还是太小,只能在学校里小打小闹,刷马路就有点吃力,于是改骑行了。成都的骑行氛围很好,有很多骑川藏线的朋友,因为这是川藏线的起点,每年都有很多骑行爱好者,从成都出发,一路骑车去西藏,2000 多公里,要骑 20 多天,需要翻越上 10 座大山,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经历。

学校有很多玩车的伙伴,其中不缺乏土豪,公路、碳架、上万的豪车也能看到。当然我自己是没钱买好车的,花了 1700,买了个二手的捷安特 ATX750,自从有了山地车,整个世界仿佛大了许多,以前那些觉得好远,交通不方便,坐车好麻烦的地方,也因为有了车而变成可能,周末会约上几个骑友,去温江西财吃鱼香茄子,去都江堰看看水,去龙泉驿爬爬山,去阿坝州看看羌寨。这个车陪伴了我 2 年多,一直到毕业。也许这是一辆自带幸运光环的车,两年多的时间,它没有坏过没有修过,连胎都没爆过,就算是当时去映秀,去卧龙,在那种完全没法骑的石头路上摧残,车身都是泥,都看不清它原来的颜色,它也依然坚固。到毕业时,车上的码表显示已经骑行超过 5000 公里。最终,我把它卖给了一个准备骑川藏的同学,希望幸运也一直伴随着他吧。

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是三年制,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光纤传感,这三年,在学术上,做了实验,发了文章,写了专利。除此之外,似乎也没啥了。有时在想,读研的意义又是什么呢?如果一上大学,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兴趣点在哪里,然后定个方向,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走,到毕业时也许就不会那么彷徨了。工作,会让你更早进入职场和社会,更早获得锻炼,让你知道企业需要什么;读研,可以再给你一次塑造自己的机会,会给你一个更高的起点,让你找工作时,能比本科有更好的第一印象,至少,在我面试他人时,看到研究生的简历,会比本科生要更加耐心。

研究生 3 年很快过去,又到了要找工作的季节,这个时候,不能再拿读博来逃避了,都一把年纪了。最终觉得以自己的情况和性格,没法做改变世界的大事,还是老实去写代码吧,于是拿起面试宝典,剑指 offer 看起来。经过一顿恶补,校招时,也骗到了几个 offer,最开始签的是武汉的一家通信类的国企,想着离家近点。到后来还是想搏一搏,遂毁约又签了北京的互联网公司。

2015 年 6 月,拿完毕业证,学位证,吃完散伙饭,正式结束了读书生涯。7 月,我拖着箱子,踏上了北上的火车,开始了北漂。刚来北京那会儿,既兴奋又孤独,兴奋的是,这是中国的首都,可以看天安门,看鸟巢,以及传说中的“京霾”。孤独的是,班上来北京的只有我一个,在这边没一个认识的人,来的第一天找房子时,没地方放行李箱,就拖着箱子到处找,第一天没找到合适的,就联系了还在北京读研的一个大学同学,正好他在外地实习,于是就在他宿舍借宿了一晚,第二天幸运之光降临,意外联系上了一个在北京已经工作 2 年其他学院的师兄,他那正好空出一个次卧,还没有隔断,价格 1600,贵了点,但房子条件不错,于是果断租下了,住宿问题终于解决。期间问了下在成都上班的小伙伴,有三个同学合租了个大三居,价格1500,平均每人500。。。T_T,WTF!为什么要让我知道!!

刚来北京的那会儿,特别喜欢出去逛,自己一个人去了天安门,去了北海,去了天坛,去了鸟巢,一切都如电视上看到的那样,如小时候课本说的那样,如歌曲里唱的那样,一切都是那么新奇。公司的氛围也好,有舒适的办公环境,有免费好吃的食堂,身边有厉害的同事,工作上也学到了好多新技术新知识,周末没事会去公司加个班,蹭个免费的饭吃。一切似乎都表明,来北京,值!

到今年6月,毕业整整三年。这三年,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职场人士(职场人士很正式,给人的印象是一手提公文包,一手打电话,西装革履的人,确切的说,我这属于互联网从业者),从一个单身狗,经过某次偶然机会脱单,又变成一个已婚人士,从对房子毫无概念,到可以接受低工资拿武汉户口只为了买房。曾经一些老江湖说过,毕业 3 年,同学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距了,5 年后,差距会很明显。如今,我也站到了这个 3 年的坎上,心态似乎也缓慢发生了变化。没事周末肯定不去公司,逛景点?我住在五环外面呢,进城很麻烦的,别忘了自己低端人口的身份。以前对那些住天通苑,住通州的同事不能理解,上班得一个小时,为嘛住那么远,现在看看自己的通勤时间,似乎没啥不能理解的了。

其实自己的职业路比较奇特,本科时学的通信,学《信号与系统》,《通信原理》,《数字电路》,研究生时学的光学,学《激光原理》,《非线性光学》,结果找工作机缘巧合,进入到了互联网行业,成了一个码农,基本都是不相干的学科,居然被我给串上了。

人生总是充满变数,高考时,说想离家近点,要报武汉的大学,结果去了重庆;等考研时,说想考回武汉,结果去了四川;等找工作时,又说想离家近点,找个武汉的工作吧,结果来到了北京。2008 到 2018,离家整整十年。这十年的变化实在太大,十年前,我没有出过省,没有离过家,不知道“从此故乡,只有春夏,再无秋冬”;十年前,我没有银行卡,没有支付宝,更没有存款;十年前,大家都拿着诺基亚手机发短信,比彩铃,比彩屏,没有见过智能机,更不知道 iPhone;十年前,我上网得去网吧,和爸妈视频也只能去网吧,玩游戏也只能在 PC 上玩;十年前,我没有网购,甚至都没听过网购;这十年的变化太大,很多事情,放在十年前不可想象,大到让我对故乡有了一丝陌生感,让我变得经常回忆过去。未来的十年,又会有哪些变化呢?Time will tell